小说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人称

五、答题思路

(1)答“性格”题,题干中没有要求“简析”或”说明”的,只需要归纳性格要点。

(2)答“形象”题,先要对人物形象作定性分析,再从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性格特征,作者的情感倾向等方面做归纳总结,

即:人物定性(身份)+做了哪些事+性格特征+社会意义。如果题干中要求“析”或”说明”的,还要结合文本分析。

六、词语积累

分类

具体分类

常考正面形象

常考反面形象

身份

儿童

天真活泼、聪明、乖巧、勇敢、淘气

顽皮、莽撞

长辈

长辈辛勤、能干、热心、有责任心、诚信、慈祥、宽容友善、关爱小辈、阅历丰富

斤斤计较、偏执、迷信

经济

富人

善好施、慷慨

为富不仁、贪图享乐

穷人

吃苦耐劳、朴实、坚强

自私、自负、刚愎自用

职业

职业人

尽职尽责、学识渊博、敬业、勤勤恳恳、专业、舍己为人、技术高明、

自私、自负、刚愎自用

艰苦劳动者

无私奉献、默默无闻、辛苦勤劳

偏执、自卑

手艺人

技艺精湛、自信、热爱手艺

固步自封

七、常见人物类型积累

1. 祖辈——女性形象(妈妈/奶奶)

(1)正面:勤劳朴实、坚韧、任劳任怨、奉献、知书达理、开明、善解人意、深明大义、勇于探索、热爱故土,珍视亲情;淳朴善良,热情爽直、观察敏锐。

(2)反面:愚昧、封建、执拗乖戾、精明、势力、胆小、不自知。

2. 父亲人物象形:

(1)正面:勤劳俭朴、疼爱子女、慈爱宽厚、和蔼可亲、懂得体谅、呵护子女、厚道老实、坚守道德。

(2)反面:教育子女时十分严厉高无上的权威、唯我独尊、独断专行、见识短浅、思想麻木的农民、恪守礼法、唯利是图、自私自利、卑鄙可憎、贪婪狡诈、心理变态。

3. 商业人物

(1)正面:阅历丰富,洞悉人心,为人仗义,精通业务、有胆有识、宽宏大量、重情重义。

(2)反面:冷酷无情、贪婪、奸诈、爱财如命、唯利是图。

4. 年轻女性

(1)正面:体贴别人、善解人意、多情、浪漫、热爱生活、积极主动、青春靓丽、内向、活泼、纯洁、渴望自由。

(2)反面:张狂、自以为是、叛逆、爱慕虚荣、势利眼、好逸恶劳、尖酸刻薄、无理取闹、多疑、冷漠、拜金。

八、积累概括人物性格、形象、品质的常用词语

1. 性格类

正面: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顽皮淘气、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倔强、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节俭、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心直口快、耿直偏激、严厉苛刻、严慈相济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乐于挑战、永不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勇敢、目光敏锐、狂放不羁、特立独行

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固执、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好胜、孤芳自赏)

2. 拼搏类

正面: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知难而进、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

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

3. 奉献类

正面: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爱子情深、舐犊情深

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4. 职责类

正面: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有方、诲人不倦、以校为家、爱厂如家、关心下属、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妙手回春、文武双全、智勇双全、博古通今、见多识广、明察秋毫、严以律己、临危不惧、

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墨守成规、贪生怕死

5. 品质类

正面: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孝顺、清正廉洁、知恩图报、宠辱不惊、有修养、礼贤下士、宠辱不惊、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德才兼备、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自知之明、知错就改

反面:爱慕虚荣、追名逐利、鼠肚鸡肠、投机取巧

6. 大爱类

正面:热爱集体、爱国、没有民族偏见、居安思危、忍辱负重、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精忠报国、壮志凌云、有民族气节、舍生取义、浩然正气、 无私无畏、勇于担当、深明大义、识见高远、顾大体识大局、有领导组织才干、尊重弱者、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大义灭亲、疾恶如仇、扶危济困、刚正不阿、远见卓识。

反面:狭隘的爱国主义、有民族偏见

7. 海明威作品中塑造的硬汉形象,虽然常常被命运遏制住喉咙,内心无比孤独迷茫,但仍然顽强斗争,绝不向命运妥协。

九、答题模板

每概括出一个特点,就分析出一个特点,即:

个性特征A+分析……

个性特征B+分析……

个性特征C+分析……

十、次要人物

次要人物是一篇小说总体构思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一定的结构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生活环境等组成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实现着作家的创作意图。因而,一篇小说的次要人物不应该是游离的,更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它需要和作品的其它要素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互相加深,发挥着多方面的艺术功能。

次要人物的作用

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丰富情节内容;

②对主要对象起衬托作用;

③若是线索人物,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④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文章主题

⑤若是第一人称,就有见证作用。

小说中的“我”,“我”是第一人称,也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真实性的作用。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说中的人物,不一定是作者自己。因为“我”是第一人称,也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真实性的作用。

人称及叙述视角

一、叙述视角

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简单地说叙述视角就是作者是以什么角度来讲故事的。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叙述人称决定的。

通常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二、第一人称

1.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这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我”出发,一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我”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场,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活动,也不能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等间接表现。“我”的内心世界,则可能充分展现,这就更具有真实感。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2.小说中“我”的作用

①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表达思想。

②叙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感,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

③“我”是全文的线索,串联全文的故事情节。

④能使故事情节更为简洁,内容更为集中。

⑤小说可“借”我的情感态度,揭示文章的主题。

【注意】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

“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我”作为小说次要角色的例子如鲁迅的《孔乙己》,“我”是一个小学徒,在小说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孔乙己。小说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表演,从而展现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安排一个“我”做目击者,这就比用第三人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际命运。

三、第二人称

1. 运用第二人称叙述视角的小说,我们很少见到,这里就不做讲解,只需学生记住其优点。

2. 第二人称的作用

①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

②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四、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

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阂,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

五、人称作用归纳

人称

表达效果/作用

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使人身临其境,增强作品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第二人称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抒情性,便于作者更好地抒发、表达、交流自己的情感,使人物心理刻画更为细腻,给人以亲切感。

第三人称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全面细致的描绘人物形象,便于揭示人物的内心,展开故事情节。

往期精选

高中语文1000个常用词语(熟语)解释,高中三年都适用! 2024-03-20

语文文言文固定结构汇总 2024-03-19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分类归纳总结 2024-03-18

高考散文知识点汇总 2024-03-17

//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文章、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版权和文责属原作者所有,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2.本公众号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原创文章,其版权属于我们微信公众号所属主体。

3.本公众号特约稿原创文章,其版权和文责属作者所有。

4.若要转载原创文章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我们,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任何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编辑:子不语▍标签:作文 ▍商务合作微信:JJYYshangwu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