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余钟磬音"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简介:

“但余钟磬音”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àn yú zhōng qìng yī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出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

内容: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一)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版本二)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三)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版本四)

朝代:

唐代

分类:

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写景,咏物

诗人:

常建

诗人介绍: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

翻译:

题破山寺后禅院翻译及注释翻译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注释⑴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⑵清晨:早晨。入:进入。古寺:指破山寺。⑶初日:早上的太阳。照:照耀。高林:高树之林。⑷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幽:幽静。⑸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⑹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⑺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⑻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此:在此,即在后禅院。都:一作“俱”。⑼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读音:

qīng chén rù gǔ sì, chū rì zhào gāo lín.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zhú jìng tōng yōu chù, chán fáng huā mù shēn.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shān guāng yuè niǎo xìng, tán yǐng kōng rén xīn.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wàn lài cǐ dōu jì, dàn yú zhōng qìng yīn.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bǎn běn yī qīng chén rù gǔ sì, chū rì zhào gāo lín.(版本一)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qū jìng tōng yōu chù, chán fáng huā mù shēn.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shān guāng yuè niǎo xìng, tán yǐng kōng rén xīn.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wàn lài cǐ jù jì, wéi yú zhōng qìng yīn.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bǎn běn èr qīng chén rù gǔ sì, chū rì zhào gāo lín.(版本二)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zhú jìng tōng yōu chù, chán fáng huā mù shēn.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shān guāng yuè niǎo xìng, tán yǐng kōng rén xīn.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wàn lài cǐ jù jì, dàn yú zhōng qìng yīn.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bǎn běn sān qīng chén rù gǔ sì, chū rì zhào gāo lín.(版本三)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qū jìng tōng yōu chù, chán fáng huā mù shēn.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shān guāng yuè niǎo xìng, tán yǐng kōng rén xīn.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wàn lài cǐ jù jì, dàn yú zhōng qìng yīn.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bǎn běn sì(版本四)

韵脚:

拼音:dàn yú zhōng qìng yīn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但 :但

(形声。从人,旦声。①本义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经传皆以袒为之。②只,仅,不过)

表示范围,相当于只”,仅”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下所以贵者,但以闻声。--《史记·李斯传》

又如但已(仅此而已);但凭(任凭;随便);但可(只须)

只管,尽管

此系私室,但坐不妨。--《红楼梦》

只是;但是--表示转折

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曹丕《与吴质书》

又如勤锻炼但不要过分

只要--表示假设或条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 dàn

①只;仅~求无过、~愿如此。

②但是;可是他家住得很远,~从未迟到过。

③姓。

【但丁】(1265-1321)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有《神曲》。

但tán 1.姓『有都护但钦。见《汉书.匈奴传下》。

但tǎn 1.脱去上衣,露出内衣或身体。

但yàn 1.古代传说中人名。

余 :余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余,饶也。--《说文》

剩下;剩余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剩下的,多余的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亦无使有余。--《吕氏春秋·辩士》。注犹多也。”

父有余(余)财。--《吴仲山碑》

今也每食无余(余)。--《诗·秦风·权舆》

又如余夫(指一家五口或八口为率以外多余的人口);余润(利润);余资(剩余的钱);余师(很多余地;

残留的;

余yú

⒈我,我的。

⒉剩下的,多出的剩~。节~。多~。有~。~粮。不遗~力。

⒊遗留,遗存城荒古迹~。

⒋零数十~天。百~人。五里~。

⒌后,以外业~。工作之~。

余yù 1.姓。见"余且"。

余xú 1.见"余吾"。

余tú 1.梼余,山名。

钟 :钟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同本义

钟,乐钟也。--《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

钟,铃也。--《广雅·释器》

垂之和钟。--《礼记·明堂位》

钟音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大钟鼎。--《淮南子·本经》

细钧有乐,钟兑音也。--《国语·周语》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钟磬置水中。

独以此钟名。

如钟鼓不绝。

又如钟磬(两种古代乐器);钟鼎之家(宴享时列鼎、击钟奏乐的古代贵族家庭);钟石(指乐器中的钟和磬);钟板(钟和云板);钟乳(古钟面

钟(鐘)zhōng

⒈一种金属制的响器,中空,悬挂在架上,用槌敲击发声撞~。打~。警~。

⒉计时器闹~。电~。石英~。

⒊时间,小时五分~。八点~。

⒋杯子,〈古〉一种盛酒器聚酒千~。

⒌专注,特别~情。~爱。

⒍积聚泽(湖泽),水之~也。

磬 :磬〈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手又持小槌像击磬的形象。本义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同本义

磬,乐石也。--《说文》

小华之山多磬石。--《山海经·西山经》

泗滨浮磬。--《书·禹贡》

笙磬同音。--《诗·小雅·鼓钟》

依我磬声。--《诗·商颂·那》

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淮南子·泛论》

钟磬置于水中。--宋·苏轼《石钟山记》

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西门豹治邺》

又如磬人(负责治磬的官员);磬工(负责制磬的官员);磬色(玉磬的光彩);磬师(古乐官名)

磬qìng

⒈〈古〉一种石或玉制的敲击乐器,悬在架上,形似曲尺。

⒉寺庙中和尚敲打的铜铁铸的鸣器,形状似钵敲~声。

磬qīng 1.古代打击乐器。状如曲尺。用玉﹑石或金属制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2.适宜制磬的美石。 3.寺院中召集众僧用的云板形鸣器或诵经用的钵形打击乐器。

4.南齐时报更用的响器◇因以借指时钟。 5.弯腰。表示谦恭。 6.泛指身形曲折如磬。 7.形容鸣声如击磬。 8.放马疾驰。参见"磬控"。 9.古死刑之一。悬而缢杀。

10.副词。方言。适才。参见"盘子"。 11.通"俔"。譬如,如同。 12.通"罄"。空,中空。 13.通"罄"。尽,罄尽。 14.通"罄"。全;遍。参见"磬地"。 15.通"罄"。

形容声音坚致。 16.通"謦"。轻声咳嗽。参见"磬欬"。

音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

音yīn

⒈声声~。

⒉消息~讯。佳~。

⒊音节,听觉上感受到的最小语言单位。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一字一~。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