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是种“长寿运动”,但对身体要求高!这4类人不建议打

扫码观看完整视频

羽毛球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运动,以其快节奏、高强度和技巧性著称。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打羽毛球还被誉为“最长寿的运动”之一,甚至排在走路前面。

不过,打羽毛球虽然好处多多,但是并不是人人都适合。

打羽毛球对身体有诸多好处,比如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反应、灵敏、协调以及平衡能力,能有效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态等等。

根据《柳叶刀》杂志的研究,挥拍类运动,包括羽毛球,能够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

这项研究分析了120万人的数据,发现挥拍类运动(包括打羽毛球)能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这一效果超过了游泳和有氧运动。

其次是游泳,可以降低28%的全因死亡率。而有氧运动可以降低27%的全因死亡率。

也就是说,尽管走路是一种广泛推荐的低强度有氧运动,能降低27%的全因死亡率,但羽毛球的效果可能更佳。

羽毛球动作对身体的

协同和灵活性要求很高

羽毛球运动虽然没有明显肢体对抗,但动作本身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要求上下肢协同运动。

羽毛球动作包括突然的急停、变向和跳跃,容易对关节造成较大的压力,从而产生急性或慢性损伤的风险。

羽毛球运动中容易出现的运动损伤有:

1.肩关节损伤

在过头击球这个动作中,肩部内旋对击球速度非常重要,过多地重复这个动作,容易造成肩关节的损伤,常见损伤为肩袖撕裂。

2.手腕损伤

击球时,手腕需要进行快速的变向动作,并击球发力,容易造成手腕扭伤,常见损伤为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TFCC)。

3.膝关节损伤

快速和重复的弓步和跳跃会对下肢产生冲击负荷,导致过度使用损伤,常见损伤为髌腱炎、前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损伤。

4.踝关节损伤

起跳落地过程中容易受伤,多数人群使用单脚技术,单脚支撑时可能导致脚踝扭伤。

反复蹬地发力的动作,也容易造成跟腱疲劳,进而产生跟腱疼痛甚至跟腱断裂。

5.脊柱损伤

错误的击球姿势会导致腰部过度用力或受力不均匀,对腰椎小关节压力较大。

同时人体核心区肌肉力量的薄弱,在急停急转过程中不能很好保护腰椎,也容易造成腰部肌肉拉伤等伤害。

这4类人

不建议打羽毛球

除了对骨骼肌肉系统有较高要求,羽毛球运动对心肺能力也有较高要求,体现在其高强度的间歇以及长时间的耐力。

以下人群可能不太适合进行羽毛球运动:

1.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

羽毛球运动强度较大,需要较强的心肺功能支持。如果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可能会加重病情,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关节有严重损伤或疾病

羽毛球运动中需要频繁地移动、跳跃和扭转身体,对关节的压力较大。如果关节存在严重的损伤、关节炎或其他疾病,可能会导致疼痛加剧或进一步损伤。

3.孕妇及产后1年女性

在此期间,女性身体会发生许多变化,关节和韧带会变得松弛,进行羽毛球运动可能会增加摔倒和受伤的风险,对孕妇、胎儿和产妇都有不利。

4.身体虚弱或患有慢性疾病

如果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或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可能无法承受羽毛球运动的强度和体力消耗。

容易导致疲劳和病情加重。此类人群如果要进行运动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做好风险评估。

预防运动损伤

打羽毛球要注意这些细节

羽毛球运动前,进行充足的热身,可以有效减少运动损伤,推荐但不局限于以下动作:

1.慢跑

在场地周围慢跑5~10分钟,逐渐加快速度,以提高心率和体温。

2.关节活动

转动头部、肩膀、手腕、腰部、脚踝,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活动全身关节。

3.高抬腿

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快速交替抬高膝盖,每次尽量将膝盖抬高到腰部以上,持续30秒。

4.后踢腿

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快速向后踢腿,尽量让脚跟碰到臀部,持续30秒。

5.挥拍练习

进行简单的挥拍动作,模拟羽毛球击球的动作,注意动作的规范和协调性,持续1~2分钟。

羽毛球运动固然很好,能锻炼身体、提高协调能力,是一项对身体有益的运动,值得向大家推荐。然而,羽毛球运动也有风险,并非适合所有人。在参与羽毛球运动时,我们应充分了解自身身体状况,遵循科学的运动方法,做好热身。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精彩内容回顾

精选内容:《如何尽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大家如有任何疑问,

欢迎在推文或直播室下方留言,

主任直播时会尽可能地回答大家的问题。

专家推荐

Experts

施毅

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员、世界中医联合会常务理事。擅长运用膏方调理等制定个性化中医四季养生保健方案,主治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尿酸等代谢类疾病,以及内分泌失调、慢性萎缩性胃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失眠等。

长按下图二维码了解商品详情

特色中科

戳 “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