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为什么会“鬼压床”?为什么会“认床”?睡眠的秘密竟然和25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有关!

大家好,我是科学羊。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或者午休的时候突然醒来,耳边的声音明明听得很清楚,而且心里也明白自己醒了,可偏偏眼睛却睁不开,好似身体像被牢牢钉在床上,手脚完全不听使唤,想喊也喊不出来。

那种感觉,真的比恐怖片还恐怖。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鬼压床”。在民间,它被赋予了神秘色彩;在医学里,它有个更科学的名字——睡眠瘫痪。

一、鬼压床的科学解释要搞清楚“鬼压床”,得先从睡眠结构说起。

睡眠并不是一觉到底那么简单,而是由不同阶段反复循环组成的。我们熟知的“深度睡眠”负责恢复体力,而“快速眼动睡眠”(REM)则是心理和情绪调节的关键。

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大脑的活跃程度和清醒时几乎没差,所以这时候做的梦往往格外真实。

为了防止我们在梦里“动真格”,大脑贴心地设计了一个机制:通过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让身体大部分骨骼肌彻底瘫痪。

这就是所谓的 “REM肌张力缺失”。

换句话说,这是一道保护锁,防止你在梦里追杀怪兽时真的从床上跳起来。人类的祖先之所以活到今天,也正是靠这道“锁”。要不然早在睡在树上的年代,就可能因为梦中乱动摔下来丧命了。

问题来了,当我们正处于快速眼动睡眠,突然被外界刺激或自身节律打断时,大脑可能比身体先一步“醒”过来。

这就导致:意识已经清醒,但肌肉依然处于麻bi状态。于是,你就成了被“鬼压”的那个人。

其实并不稀奇。

统计显示,超过一半的人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鬼压床”。

至于是谁在控制这种“清醒—麻bi”的平衡?关键角色有两个:

蓝斑核(LC):清醒时分泌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肌肉张力。

下丘脑腹内侧核(VMH):通过释放GABA和甘氨酸,让肌肉彻底放松。

当蓝斑核“刹车”,VMH“踩油门”,身体就进入麻bi状态。如果大脑和身体的节奏一时没对上号,你就会体验到那种恐怖的“灵魂出窍”感。

有趣的是,在一些文化里,人们把这种现象解读为外星人绑架、鬼魅作祟。

心理学研究发现,更容易相信阴谋论的人,确实更可能把“鬼压床”归因于超自然力量。科学让我们知道真相,也帮我们避免被“阴谋论”绑架。

二、为什么会“认床”?除了“鬼压床”,很多人还有另一种奇怪的体验:换个地方睡,就怎么都睡不踏实。明明没啥睡眠障碍,但在陌生酒店的第一晚,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等过两三天熟悉了,才渐渐恢复。这种现象叫做 “认床”,医学上有个专业名词:“第一晚效应”。

它的根源在于大脑的情绪系统。

陌生环境里的一切都会被潜意识记录:床垫硬度、枕头高度、被子的味道、光线强弱、背景噪音……这些细微差异都在向大脑发出信号:“这里不安全,要保持警惕。”

于是,在第一晚,大脑进入深度睡眠的过程就容易被打断。

更有意思的是,大脑的两半球还会出现“分工”。通常左右脑的睡眠深度是一致的,但在“第一晚效应”下,常常是一侧脑子沉睡,另一侧依然浅眠。

这听起来是不是像极了海豚?

没错,海豚睡觉时总是让一半大脑保持清醒,以便随时应对危险。

科学家猜测,人类或许也遗留了一点这种“分半睡”的机制,帮助我们在陌生环境中保持一定警觉。

换句话说,你在酒店辗转反侧,不是你矫情,而是进化写在基因里的自我保护。

三、睡眠从哪里来?说完“鬼压床”和“认床”,我们再聊一个更宏大的问题:为什么生命会有睡眠?

别急,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不是简单的“身体要休息”。

要知道,在生命刚出现的时候,连大脑都没有,哪里谈得上清除脑废物?所以,睡眠的起源,要追溯到25亿年前的一场剧变——大氧化事件。

地球大气含氧量|来源wiki

红线与绿线表示估计范围,以十亿年(Ga)为单位。

阶段一(38.5-24.5亿年):大气基本无氧。大洋都基本无氧,但浅海可能有氧。

阶段二(24.5-18.5亿年):氧气生成,升到0.02至0.04大气压,但由海洋与海床岩石吸收。

阶段三(18.5-8.5亿年):氧量加到由大洋释出,但由地面吸收,氧量没有明显变化。

阶段四与五(8.5亿年至今):其它储氧介质饱和,氧在大气积聚。

在此之前,地球上的生命基本生活在无氧环境里,氧气对它们来说简直是毒药。

直到蓝藻出现,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慢慢改变了海洋和大气的成分。随着氧气浓度升高,绝大多数厌氧生物无法适应,超过99.5%的物种灭绝。

幸存下来的少数生命,不得不演化出一套强大的抗氧化机制,以抵御“毒气”的侵袭。

其中一位主角叫做过氧化氢还原酶。它能中和线粒体产生的过氧化氢(活性氧的一种),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有趣的是,这些抗氧化反应的节奏,刚好和太阳光的强弱一致。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活性氧暴增,抗氧化反应随之加强;

晚上阳光消失,反应减弱。久而久之,这套机制和昼夜节律绑定在一起。

可以说,睡眠最初就是生命为抵御氧自由基伤害而演化出的自我保护机制。后来,随着神经系统的出现,这种机制逐渐复杂化,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睡眠。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不论是人类、小鼠、昆虫,还是植物、古细菌,几乎所有生命都保留着过氧化氢还原酶的作用。科学家把它称为“高度保守的机制”——意味着它几乎从未被改变过。

结语回过头来看,“鬼压床”不过是大脑和身体在睡眠切换时的小小失误;“认床”是我们进化遗留的警觉机制;而睡眠的本质,则是生命在25亿年前与“毒气环境”的一场生死博弈中演化出来的保护策略。

所以,下次你再遇到“鬼压床”,不用害怕,也别急着联想到什么灵异事件。

你只是恰巧被进化留给我们的古老机制“卡”了一下罢了。至于“认床”,也不必焦虑,这是你的大脑在守夜,为你护航。

而当你每天躺在熟悉的床上安然入睡时,不妨想一想:你的睡眠,承载着整个生命史上最深刻的演化秘密。

好,今天就先这样啦~

科学羊🐏 2025/09/18

祝幸福~

参考资料:[1]. 卓克*科技参考4